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问天启航探梦天宫

2022-07-27 08:13:00   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7552   

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成功进入空间站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科学实验室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乙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舱,也是第一个科学实验舱它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更大,更强,更饱满,更好,更瘦。

问天实验舱可以称为更大,更强,更满,更好,更薄。

更大的重量实验舱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23吨这个机头和重量,类似北京地铁13号线的一节车厢,是世界上最重的单舱现役飞机

空间实验舱的工作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体密封舱,世界第二大与天河核心舱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更加温暖舒适,床的数量将增加到6个

系统更强大问天实验舱是一个具有平台功能和测试载荷功能的全能播放器

平台功能方面,田文实验舱和天河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相同,完全可以覆盖空间站组合体的工作需求也就是说,天河核心舱想休息的时候,烛台实验舱也可以在上面,带你一起飞

空间实验舱不仅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停留,还提供专门的气闸舱和应急方舱,保障航天员安全,使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风险更加可控,在轨长寿命运行更加可靠。

在测试载荷功能方面,天空的实验舱装载了8个实验机柜和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就像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航天员在实验舱工作,出了卧室就可以上班了

实验舱安装了一对两个自由度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它们的翼展都超过了55米,比半个足球场还要长这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器在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新纪录

实验舱内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大,柔性强,用这么大一对软翅膀来控制交会对接是前所未有的为了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在轨风险,在实验舱内实现了多项系统功能创新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分两次展开,大概是发射后长度的五分之一,对接后再展开到位

能源保障更加充分实验舱的能量管理系统非常强大,自带高性能的发电机和分配器

实验舱内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面积约为110平方米,几乎相当于一套三室一厅的面积两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协同工作,将有效收集更多的太阳能,日均发电量超过430度,为空间站的运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在地面上,每天的发电量足够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个半月

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天河核心舱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转移到问天实验舱的资源舱后部天河核心舱将专心管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主电站届时,实验舱的三条能量总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组合体持续提供动力和能量

出口气闸更好在实验舱中,气闸舱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外侧为圆形,内侧为圆形它是空间站系统中唯一一个看起来方方正正的舱室圆筒内部是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更衣室——舱外气闸室在这里,更衣室的空间更大,航天员在做出舱准备和出舱返回时可以更加放松和从容未来,它将成为整个空间站系统的主要出舱通道

出站气闸也有一个直径为1米的闸门航天员从这里进出不仅更方便,还可以携带大型设备出舱

在气闸舱外面,有一个看起来像正方形的外壳这是一个舱外暴露实验平台,它配备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其中一些接口还配备了流体回路温度控制未来10年,空间站上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准确地交付到其对应的标准载荷接口位置,而且是即插即用,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人工操作

舱外操作更精细空间站实验舱的出舱活动部件数量最多,大量的出舱设施设备更好地保障了出舱活动,为更复杂的出舱操作提供了支持

实验舱将在气闸舱外携带一条5米长的前臂这种7自由度机械臂小巧精密,小手便于抓取中小型设备,做更精细的操作小臂还可以与核心舱的大臂级联,组成15米长的组合臂,进行更多的舱外作业届时,组合臂将可以在天堂,烛台和梦想三个空间站舱体组件之间爬行,机甲可以控制的舱外范围将更大

四个大力士精准地把他送上了正确的轨道。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五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工程的专用运载列车,长五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空间站舱等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2021年成功发射上天舱和核心舱,后续将承担蒙恬实验舱发射任务

作为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大力神,长五乙运载火箭将我国火箭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8吨提高到25吨不仅仅是蛮力,其独有的大推力直接入轨精确控制技术可以让空间站的舱体安全到达预定轨道

这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想踩刹车很难停在指定位置长B运载火箭试验队描述了大推力火箭精确入轨的难度因此,火箭姿控系统和制导系统设计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姿控增益优化和复合制导两种方法,保证了长五乙运载火箭在轨精度连续三次发射任务的高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空间实验舱的发射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有效载荷和最大的外壳尺寸但是,很难打败长五乙运载火箭除了超大推力,研制团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空间站建造的任务需求直径5.2米,长20.5米的整流罩足以让实验舱在里面很舒服

据火箭结构总设计师王干介绍:为了这次任务,在整流罩生产前期,研制团队采用三维视觉扫描等技术,精确模拟整流罩和问天实验舱的尺寸,反复详细检查,确认关键部位的安全间隙,确保实验舱在飞行和分离过程中享有足够的空间,飞行过程中不会靠近整流罩。

此次任务中,长五乙运载火箭凭借强大推力和精确入轨的优异性能,成功将23吨重的问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吊装的背后,四个3.35米直径的助推器,折叠在核心层的四个大力士,功不可没

据长五乙运载火箭副总指挥包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研制的4台助推器为长五乙运载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起飞推力每个助推器都是完整的,相当于单级运载火箭

实验将主要在生命科学领域进行。

据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聪敏介绍,空间应用系统空间实验舱的任务主要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应用新技术实验四个领域规划部署了十余项研究课题。

为了保证上述科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不断产生科学成果,空间应用系统部署了生命与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科学手套箱和低温储存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等科学实验设施在空间实验舱内,并为舱内外应用任务配备共享支撑设备,共同支撑在轨全任务链科学项目的实施

生态实验柜以各种类型的生物个体为实验样本,进行拟南芥,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促进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研究空间辐射生物学和亚磁生物学的效应和机理,探索建立应用受控生命生态系统,为航天员在轨辐射损伤评估和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技术实验室以组织,细胞,生化分子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为对象,进行细胞组织培养,空间蛋白质结晶与分析,蛋白质与核酸共起源,空间生物力学等实验,探索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长分化的规律和机制,为人类健康和生殖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手套箱提供洁净密闭的空间和温湿度环境控制,智能机械手配备细胞级精细操作能力,手套箱为航天员操作多学科实验样品提供安全高效的支持。

可变重力科学实验室机柜为科学实验提供0.01g至2g的高精度模拟重力环境,采用先进的无线能量传输和载波通信技术,支持不同重力等级下的微重力,模拟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复杂流体物理,粒子运动等科学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体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