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17:01:13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9013
4月排练,6月首演,10月大火,《梦回均州》成了近期湖北最热门的线下演出之一。不少网友给出五星好评,留言说,很震撼,值得来,多带纸。
近日,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摄制组走进《梦回均州》表演船均州号,与导演、演员、移民展开了一场关于水、关于家的对话。
以水为媒,
走进一个叫“均州”的梦。
踏上船的那一刻,你就穿越回了1958年。火红的辣椒挂在屋头,明黄的灯光照亮小路,穿着布衣草鞋的乡亲们前后吆喝着,原来,有一对来修大坝的年轻人看对了眼,要在村里办个婚礼。
“你也是来咱们均州吃喜酒的吧,快快里面请。”正迷惑着,小伙就朝你抛出了一把喜糖,笑脸相迎。
均州是丹江口以前的名字,随着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曾经的市中心——有着2000年历史的均州古城,早已沉入了水下。这艘均州号就是一座漂浮在汉江上的海市蜃楼。
婚礼的热闹没持续太久,紧接着,你和村民一起经历的,就是那段“水撵着人走”的移民岁月。
“人们来丹江口玩,知道南水北调,知道移民,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他们其实并不知道。”《梦回均州》的总设计、制作人、执行导演刘峰说。
刘峰是北京海淀人,曾经参与过《只有河南》《知音号》等沉浸式演艺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这次,作为南水北调受水区的一员,能给水源地的移民做一部剧,他觉得都是特别的缘分。
“这个剧就是根据移民真人真事改编的,也是做这个剧走访了很多移民,我才意识到他们到底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我希望北方的游客都能来看看,不是说要重温苦难,而是要正视曾经真实发生的牺牲。这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南水,珍惜水就是惜福。”
在记事本里,刘峰写着他采风的随感和创作的初衷:“有人彷徨,有人无奈,有人哭天抢地,但他们最终做出了这样的抉择……你不相信这伟大工程拔地而起,就像你不相信他们能做出怎样的牺牲。人民创造历史,历史永远铭记。”
设身处地,
读懂一段叫“移民”的情。
《梦回均州》的核心剧情,其实很简单。考古专家若水潜入丹江口水库做水下考古,希望完成爷爷江大夫的遗愿,找到老均州城的水井,结果却意外穿越回了丹江口大坝的建设时期,那时的爷爷还年轻,村里的大家还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巨大的环形荧幕,观众席的座椅可以移动,一会儿化身老均州的渔船驶过荷花,一会儿竖起栏杆变成运送移民的卡车。
演员就在观众之间表演,观众也仿佛变成了村里的一份子,大家一起玩闹,一起唠嗑,最后随着大坝一天天建好,一起面对割舍和分离。
“坐在卡车上,看着村庄远去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哭。”42岁的演员刘冰在剧里扮演村民老王,上卡车前,老王去父母坟前烧了很多纸,他还带走了坟前的一抔土,说以后等他要埋的时候,就和这抔土埋在一块,也算一家团圆了。
这都是真人真事。南水北调的移民照片里,不少移民都随身带了一抔故乡的土,一瓶丹江的水。一则是为思乡,一则也是怕到了新的地方水土不服。
刘冰的父亲曾是一位移民工作者,所以他对此感触很深。
“移民的卡车为什么总在晚上进村?因为晚上一片漆黑,看到的少,移民触景生的情,也能少些。”
“为什么移民会哭?不仅是舍不得曾经的家和朋友,还在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会不会被欺负,能不能活下来,他们不知道。”
“均州人打鱼为生,一条船一张网,子子孙孙都能用,现在不让他打鱼了,人老了一切还要从头再来,这是件很恐怖的事。”
很难,很怕,舍不得。
但最终,为了北方的人们能喝上丹江水,移民们都舍下了。
《梦回均州》里,饰演若水的主演张语诗,最喜欢一句台词:“他们不曾问过人们是否会记住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一句微小的感谢,就已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美好、最珍贵的事物沉入水下了。”
这就是,移民情。
回到现在,
记住一个叫“向前”的理。
在《梦回均州》的结尾,移民们会跟观众一起絮叨那些发生在均州城里的难忘回忆。
渔夫捞起第一网鱼的地方,现在在水下87米。
老王和媳妇第一次牵手的矮墙,现在埋在水下78米。
奶奶玩过,娃娃也玩过的秋千,现在埋在水下74米。
……
这一切,最终变成了一口大水井,换来一江清水,满怀希望,奔流向前。
“看着是在说水,但其实说的都是人。”这句“满怀希望,奔流向前”,就是饰演江爷爷的刘斌伟最喜欢的台词。
有老移民坐着轮椅专门来看这部剧,听到这句台词后,激动地鼓掌,久久不愿停下。
和想象的苦情不同,如果你去翻南水北调移民的老相册,你会看到不少移民是笑着的。
他们或许坎坷,或许清贫,但为了国家,他们是真的无悔。他们就像一朵朵浪花,会一直奔流向前,而且是笑着向前。
近日,记者又回访了老照片里的移民们。被誉为“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第一户”的王瑞权,如今在丹江口市开了一家物业公司,干得风生水起;网箱上岸的洪胜慧,岸上养鱼的技术已经换了三代,十个人养鱼,就能年产千万元;渔民蒋德新,现在每天清理沿岸垃圾,一个人带出了一百多个“守井卫士”………
面对国家的需要,舍小家为大家是移民们无悔的选择。历经两次移民的王瑞权,曾在《魅力中国行》里,说出无数库区移民的心声:“我们也不想搬走,但是为了国家,我们无怨无悔。”
“一库碧水北送有我们的贡献,挺自豪的。”这一次回访,王瑞权的话依然真诚朴实:“回顾我这一生,两次移民,种过地、开过厂,经历比一般人要丰富很多。现在,我干得风生水起,养活了一家人,非常知足!”
2005年1月5日,村民王瑞权签订搬迁合同,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第一户。(陈华平 摄)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十堰,因调水工程前后两次移民46.9万人,一度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山区,陷入更深的贫困。
但很快,情况就得到了好转。为回报库区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北京市10个城区与十堰市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10年来,北京市累计援助资金22.5亿元,54家在京企业落地十堰。通水10年间,十堰市地方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人们的生活还会越来越好。
……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这项世纪工程到底改变了什么?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水到底怎么样?9月初,来自北京的水下摄影师祁昊带着300-400斤的潜水装备,踏上了从北京前往湖北十堰的旅程。他要跨越1432公里,潜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替南水北调的移民们,看看他们早已沉入水下的故乡。湖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记录了这次探访的全过程,纪录片《水下的故乡》将于12月上映,敬请期待。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梁延 康耀方
编辑:苏逸冰
美编:石璐茜
摄影:陈华平
采访支持: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